首页

中国女王s网

时间:2025-05-23 09:27:15 作者:山东省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宋振波决定逮捕 浏览量:46399

  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体育场中央,一架架无人机随着音乐的变换,摆出不同阵型,引起现场学生和家长阵阵掌声。近日,该校联合另外23所在京高职院校共同举办2024年高职自主招生联合咨询会,约7000名学生和家长到场咨询。为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参观和了解,学校当天开放所有教室、实验室、食堂和学生公寓,同时安排教师和学生志愿者,为参观学生和家长进行讲解,分享报考经验。

  “近几年,学校的招生情况一直不错。”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张晓刚说,今年学校自主招生人数为1060人,最终报名人数为1800余人,共开设38个招生专业,同去年相比增加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5个新专业。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授课教师张萍介绍,目前人工智能专业在就业方面比较热门:包括提示词工程师、人工智能训练师、数据标注工程师、人工智能开发师,都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职业。“毕业时,我们也会为学生发放人工智能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有证书的情况下就业,社会认可度高,企业也偏向于要这样的学生去工作。”

  郑炜林和他的妈妈在现场逛了一上午,手里拿着不少专业的介绍资料。郑炜林最感兴趣的是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智慧城市专业,为此,平时成绩较好的他主动放弃了考取大学的机会,“我觉得学习智慧城市专业能够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郑炜林的妈妈尊重和支持孩子的选择,同时在她看来,在职业院校学习一门技术可以让未来就业更有保障。

  今年春招季,这样的公办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联合咨询会也分别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和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举办。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关晓霞介绍,2024年,北京政法职业学院高职自主招生总数为325人,包括法律文秘、安全保卫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社区管理与服务、法律事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等24个专业。其中,司法鉴定技术专业为新增专业,今年首次招生,计划招生40人。

  “司法鉴定技术专业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目前毕业生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取证领域。”关晓霞说,该专业面向新时代司法审判及社会法律数字服务,是北京市唯一一个面向公检法系统培养司法鉴定信息技术人才的专业。这类专业人员需求量较大,因此在自主招生中报考的人数较多。

  关晓霞介绍,作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书记员培养基地,学校长期与法院、检察院合作,法律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明确,主要为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从事书记员等法律辅助工作,“本科毕业的学生报考这类岗位,也不一定能考上”。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招生办主任彭静介绍,学校今年自主招生已经基本结束,招生计划520人,报名800多人。“考生报考意愿比较强烈”,她表示,随着国家“双高”建设的推进,职业院校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近几年考生报考的热度越来越高。

  “过去很多人觉得职业教育是学生‘无奈的选择’,现在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主动选择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对社会、学生、家长的吸引力在逐渐提升。”张晓刚发现,现在的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更加注重“能学到什么”“就业方向在哪里”,而职业教育的高就业率和精细化的实操专业选择是高职院校招生热度提升的关键。

  据了解,北京市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自主招生第一轮报名考试工作目前已告一段落,4月15日起,未被任何学校录取的考生可以继续参加自主招生征集志愿的报名考试。5月初,北京市自主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各高职院校向录取考生发放录取通知书。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梁国胜  【编辑:唐炜妮】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六届冀台太极拳交流会在邯郸举行

曾伟雄说,中美禁毒合作一直是两国执法合作的亮点,但2023年美方单方面武断行动,导致中美禁毒合作陷入停滞,“唯一从中受益的是罪犯”。

记者Vlog丨COP28进行时 各国助力可持续发展

9月份,各地落细落地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措施,带动汽车、家电等相关商品销售表现趋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0.4%,扭转了连续6个月下降的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快速增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20.5%,增速比上月加快17.1个百分点,其中高能效等级和智能家电零售额均为两位数增长。

科研人员揭开鸟臀类恐龙牙齿进化之谜

报告显示,2023年,最高法发布两批反家暴典型案例,对以“爱”之名家暴未成年人、离异后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予以司法规制。明确恋爱、同居遭遇对方暴力,可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人民法院发出各类人身安全保护令5695份,同比增长41.5%。

郎朗再开大师课,亮相北京艺术中心

“现有经适房、限价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性住房不能上市交易”的消息近日被一些房产自媒体传播。记者获悉,该消息为误读,北京现有保障性住房上市仍按照原政策执行。

中国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智慧(环球热点)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区域合作平台,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2月,习主席曾主持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出席峰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